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基本概况 独特风貌,与其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和旅游观光之胜地。
湘桥区坚持打基础、增后劲、创优势的发展思路,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2002年,全区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148万元,新建厂房5万平方米,共有81家企业投建投产。至年底,全区累计建工业基地162万平方米,已投建投产企业达825家,形成了花园开发区和各街道、镇33个工业小区的新工业群体。全年工业小区企业共实现产值29.85亿元,有效地支撑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服装、陶瓷、皮塑、电子电器、玻璃化工、特种工艺等六大支柱行业,鼓励和扶持企业走科技兴工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路子。全年共投入科技资金5444万元,开展技改技革项目153宗,9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计划,6个项目新产品填补省级以上技术空白,80多项产品获得国家授权专利,有效增强了工业经济的科技开发创新优势。坚持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湘桥区的“亚洲国际贸易网”等专业网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日益明显。2002年,全区有50家工业(建安)企业实现年产值超千万元,广东金潮集团和广东
金汉集团2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市二建公司和广东金潮集团年纳税超千万元,骨干企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力量。
湘桥区积极推动内外贸易同步发展,制订各项措施,努力为企业争取了海关“F通道”、外汇“绿色柜台”等出口运作优惠待遇和自营进出口权。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洽谈会、博览会等招商活动,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多元化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此外,注重活跃区域商贸,枫春综合市场成为粤东地区较大商品批发集散地,全区集市贸易十分活跃。2002年,全区实现外贸出口总值1.2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2亿元。
区域特色经济呈现新活力。合理规划商贸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发挥区域商贸优势。以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多形式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初步形成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坚持适时应变,引导企业精心策划,开发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住宅园区,全年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43亿元,施工面积33万平方米。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继续推进城郊型三高农业,蔬菜、生猪无公害化生产等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
经济概况
概述
湘桥区是潮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主要工业区之—。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农业部门注重发挥近郊优势,因地制宜
地制订和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全区农业及农村始终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发展。
执行状况
去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该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齐心实干,全区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现行价)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0%(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超过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0.50%; 第二产业增长6.50%,第三产业增长3.70%。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过去一年,该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调整生产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代,使全区农业保持稳定。但由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天气持续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加上水果价格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使农业经济效益未能出现明显改观,全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不包副业)1.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85元,增长5.08 %。
工业 规模工业有效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工业对国民经济主导作用大幅度提高,全区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7.34%,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4.99亿元,比增19.59%; 去年1-11月,规模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42%,比上年同期提高1.9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80万元,比增30.3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发展
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比增13.80%。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3.71亿元,比增26.70%。全区市场消费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06亿元,比增9.79%。餐饮业实现1.39亿元,比增16.81%。
外贸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利用外资不断上升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以及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对外贸易的有效措施,全区对外贸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1-11月,全区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50亿美元,增长14.05%,出口增幅比年初计划高出10.05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有新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新口径)416万美元,增长7.77%。
税收 财税收入增加,金融存款平稳
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全区财税收入均取得较好成绩。全区地方本级财政收入8595万元,比增14.52%,全区工商税收总收入2.30亿元,比增16.80%。其中,国税收入1.30亿元,比增21.71%;地税收入1亿元,比增10.99%。至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78亿元,比增23.76%;贷款余额15.68亿元,下降17.28%。
经济安排 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及主要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提高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较好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为“十一五”奠定良好发展基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今年湘桥区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不少困难
和挑战,但总体有利于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05年该区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23.84亿元,增长5.50%,其中:第一产业与去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6.60%,第三产业增长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0亿元,增长10%;
外贸出口1.67亿美元,增长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增长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97万元,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6元,增长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70‰以内。
自然地理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部是丘陵山地,城区在中部至西南部,地势平坦。
行政区划 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1个镇(意溪)。
历史沿革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设立潮州市湘桥区和潮安县。湘桥区辖原潮州市西湖等8个街道办事处,意溪镇及枫溪镇、古巷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潮州市太平路。
2000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1个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63582人,其中:湘桥街道 15723人、西湖街道 16961人、金山街道 16055人、太平街道 17065人、南春街道 32177人、西新街道 34690人、桥东街道 35557人、城西街道 91679人、凤新街道 57744人、意溪镇 45931人。
2002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1个镇(意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凤新)、1个镇(意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湘桥区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去年,湘桥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改造太平中学、意溪中学、意溪后径小学等3所学校,
调整撤并太平路小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全区小学入学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16.10%;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免收11524名学生学费385.73万元;加快普高进程,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工作,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推进“一村一站一医生”建设,区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城乡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城西街道厦一村被评为省“卫生村”。大力推进计生新机制试点工作,继续深化“两无”创建活动,各项计划生育指标均控制在计划目标内,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5.54%,人口出生率为8.1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o。全面落实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强化市区道路16小时路面清扫保洁机制,深化垃圾袋装化管理,大力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脏乱差”和市区“六乱”问题,市容环境更加净化、美化。开展归侨普查工作,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与此同时,档案、地方志、体育、宗教、老龄、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均有新发展。
文化旅游 潮州全市现有728处文物古迹,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多数都在湘桥区域,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让其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区领导班子重点关注的话题。今年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骆文智在参加湘桥代表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这一主题作了重要讲话,勉励湘桥区要在推进古城文化旅游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文化旅游主导区。
骆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湘桥区今后的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我们湘桥代表团全体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湘桥区委书记刘建伟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湘桥区委、区政府将认真按照骆书记的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名城两基地建设’发展战略为载体,紧紧抓住古城文化旅游建设,结合湘桥自身的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努力把湘桥区建设成为古城文化旅游的主导区。”
刘建伟认为,目前,湘桥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根,分到一杯羹,必须充分发挥后发的优势,增强开放、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机制,做到善于借智发展、借力发展、协调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建设。首先,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根据全区目前的财力状况,难以有足够的资金加大对未来的景区景点开发、旅游配套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大力鼓励内外资参与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入,动员一切力量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其次,要创新协作机制。根据旅游业区域互动性强的特点,加强与市有关旅游单位的合作,争取相互配合和支持,做到资源共享,上下互动,实现双赢。
旅游景点
凰洲公园
凤凰洲公园位于韩江大桥下沙洲头,兴建于公元一九九九年。公园景观是潮州八大胜景之一“凤凰时雨”所在地。相传古时凤凰山上的凤凰,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景色,常到这江心绿色的沙洲栖息、游玩。
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览沙洲,赞其景色清静幽雅,认为这里是传说中凤凰栖息之所,绝非老鸦投林之处,遂把原名的“老鸦洲”改称为“凤凰洲”,井筑建一座十余高的石台,命名为“凤凰台”。自此,这里成为游人观览韩江胜景,领略“凤凰时雨”奇观的胜地。“凤凰时雨”描绘的是当天高气爽之时,游人登台眺望,但见碧空万里,白云悠悠,远望凤凰群峰,绵亘不断,高接云天;近眺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环倚古城;穿桥而来的江水至凤凰台边分作二流,正是唐诗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景象。每逢韩江水涨,洪流越过广济桥奔撞凤凰台基,溅起阵阵浪花。望远近村落,炊烟缕缕,四野碧绿,果树垂枝,一幅自然景画。夏日登台,清风习习
,江风吹拂,暑气不在。在那乍晴乍雨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簿雨绵绵时,韩江水面轻烟淡淡,帆影片片,广济桥处烟雨朦朦,车水马龙,宛如海市蜃楼。仰视笔架山巅,只见轻云渺渺,高楼耸立,赛似蓬莱仙山。而逢晴天烈日,时雨骤降,则如万颗银珠,从天抛洒,大珠小珠落凤台。阳光辉映雨点,又如千幅珠帘凭空摇荡,领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怕。
凤凰景区,自明侯必登始建凤凰台之后,明、清两代官吏和地方绅士,先后在此倡建了“十相词”、“凤台书院”、“文昌词”、“龙神庙”、“天后宫”、“镇洪寺”、“鲁公祠”、“周公祠”及“奎阁”等十多处景物。这些景物多因年代变迁而失去踪影,惟“凤凰台”、“奎阁”、“天后宫”等因其景观绝妙及属人文昌盛之标识,屡毁屡建。而今新修复开辟的凤凰洲公园,更是风景迷人,是游人闲情览景之胜地。
红山森林公园
红山森林公园地处于潮州古城之东,为山地向平原过度的高丘陵,山势峻夷,峰峦叠翠,高树凝烟,景石错立,泉水蜿蜒,高峰海拔497.2米,雄居山体中央,为潮州城区之制高点,园区南北5.22千米,东西宽4.17千米,总面积933公顷。
红山森林公园1993年定为省级森林公园,为广东十大森林公园之一。公园环境优美,山青、林碧、草茂、泉清,茂密的森林与交织的山塘泉涧形成了一个相对幽静的森林环境空间。是一座集森林旅游、登山眺望、山地运动、文化娱乐、林地养生、度假健身、科教考察等多种旅游服务项目。于2001年1月22日正式对外开发。
森林公园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缘势开发了滑草场、滑车场、跑马场、射箭场、山庄别墅、曲径通幽、天上人间酒吧等近20个游乐项目,可令游客尝试“草上飞”的惊险好玩与刺激,体验天上人间的全新感受,领略骑士跃马英姿,在花草簇拥,绿树环抱的山坡上建有中餐厅、快餐厅,卡拉OK厅、石林茶座等配套设施,可供游客品尝各式美食或一泡香茗,人在绿中,乌声燕语,茶醉人醉,第二期项目包括,观音圣景、名人名家书画展馆、商务会议中心、金嘉庄园、金环别墅、金福高级别墅区、鱼跃龙门、科幻探奇、儿童天地等即将建成开放,届时将完整地为人们提供一个回归自然,寻觅安静,领略南亚热带风光的城市近郊综合性森林公园,使之成为粤东森林旅游中心。
饶宗颐学术馆
学术馆始建于1995年,同年对外开放。该馆的建成对饶宗颐先生的汉学研究成果、著作
、书画作品的展示,以及对外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饶先生学术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捐赠给该馆书画作品的大量增加,使占地面积仅有350平方米的原学术馆,已难于满足收藏展出饶先生论著、手稿、书画以及对外开放、学术交流的需要。为全面展示饶宗颐先生在学术和艺术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卓越贡献,使名城与名人相得益彰,2005年,潮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饶宗颐学术馆,并以潮州庭园的风格特色为要求,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元鼎教授主持规划设计。
新馆占地面积约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156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4000万元。主体建筑包括翰墨林、经纬堂、天啸楼、多媒体厅、贵宾休息室、办公室等。工程于2006年2月兴工,11月告竣。为崇贤尊哲,取名颐园,并敦请饶宗颐先生题额。颐园的建筑布局力求体现典雅秀丽的潮州传统民居的风格,将建筑与庭园有机结合,把平庭、山庭及山水庭穿插于各建筑之间,使之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移步生景、美轮美奂,成为潮式庭园的经典之作。
颐园的外观独具一格,内涵更是丰富多彩。经纬堂由广东省原省长、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瑞华题匾,楼分两层,首层主要介绍饶先生的家学渊源、治学之道和卓越贡献;二层分15个门类,全面系统展示饶先生的巨大学术成就。翰墨林由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先生题匾,分两层陈列饶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画作品200余幅。天啸楼匾系从饶先生故居莼园复制,民国年间由潮州书法家陈景仁题写,配饶先生撰写的对联:“天涯久浪迹,啸路忆儿时。”楼内珍藏饶先生的
藏书、著作及书画。此外还按饶先生之嘱预留了粤东考古文献研究中心的场馆。
北阁佛灯
北阁景区与北阁佛灯北阁是金山东面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古城墙在此揽绕金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曲径幽深,东临急转直下的韩江流水,高览低俯均是别致的景色,堪称岭南一绝。凳临北阁,北堤上“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词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凤凰时雨”诸多胜景历历在目,俯览韩江,江流滔滔,白帆点点。
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迎澜亭为景区人门第一景,圆攒尖式亭体,亭顶辅以黄琉璃瓦,亭内安环形石凳,可供游客小憩。原广东省省长刘田夫题匾:“回澜亭”,并重书请人姚竹园对联:“折地河声奔足底,脱天峰影落城头”。韩江楼背倚城廓,面临韩江,楼高二层,面宽三间,俄棚屋面装点金黄瓦片,红柱丹墙,雄伟壮丽。著名学者饶宗颐为其题额“韩江楼”,并重书对联:“忠贞亘,万古而有光何用别求自己义勇垂两间干不眼,既此便是青天”。楼中重塑关羽、关平、周仓组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玄天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斗拱抬梁大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巍峨壮观。著名书法家秦乌光为其题颇:“玄天阁”,并重书对联:“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飞洛地维”。阁中重塑玄天上帝立像一尊,披发仗剑,威风凛凛。中国传统文化的“周易”中,人世间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各自的保护神,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潮人在城北建北阁,供奉北帝,故称“玄天阁”。阁北侧高耸石佛灯塔,座高7米,仿唐代的石经幢造形,三层六角,四周雕饰佛像、莲花、云纹。北阁佛灯指从前悬挂在阁前桅杆上之灯。昔日夜间灯光远照,江面从韩江上游十五里处的鹿湖,下游亘到江东急水三元培,陆路东从饶平樟溪的南武栋,南到潮安的浮洋镇,均可望见灯光,成为江上夜航的标志。该段韩水急转折变,来往船只,看到航灯,
聚精会神,悟知潮州府城在即,流急须加小心虽处危临险,却安然无恙。行船的人便归功于桅灯的明指暗示。民间传说是从前京城的皇帝夜晚熟睡,忽被佛灯照亮了龙床头,醒后认定是潮州的北阁的桅灯。从此北阁的桅灯从航灯到神明灯,最后晋升为佛灯。
登上北阁景区的顶端,仁立古城墙北端的“观澜亭”上登高眺望,顿觉心胸开阔,天地浑然一体,有“衔远山,吞韩江”之气势,山川美景尽在眼下。景区山上的古井是号称“广东第一井”的金山古井。史载:“井深百余丈,可饮万人’。井径3.8米,围12米,深18米,全井容积可达204立方米,比广东省内在此前发现的最大连平县的“仙人照镜井”的容积(638立方米)超过2倍多。该井始建年代尚须进一步考证。
但这口古井却隐含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清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明东阁大学士兼礼、兵部尚书潮人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为了抵抗清兵进攻,郝尚久在金山顶上筑坚固堡垒,积粟储械。后因内姆王安邦投降。清兵突至,郝尚九与其子郝尧措手不及,眼看着潮州城陷,只好同投古井而死。